匆匆忙忙的時間來到了第4天,也是在山陰的最後1天了,今晚就要回去當都市人了,
說實在的雖然這裡的確荒涼了一些,但是這種悠閒的氣氛還是讓我感到很捨不得,
人少車少高樓少,又很適合有人群恐懼症的阿宅居住,
好啦,既然京都的房子跟物價都比較貴,那我退休之後就來松江定居好了XD
中午吃完午餐之後就要搭將近5個小時的車到大阪去了,今天的路線走的是跟昨天上半天一樣是懷舊風,
本該悠閒地當個假文青,早早起床整理行李,8點半出發走行程,
結果因為忘記今天是星期六,前幾天依靠的上班日鬧鐘已不會響又沒有另外設定,
原訂6點半起床卻到7點才睜開眼,而從來很少在周末這麼早自己醒來的,今天很驚險的在7點的時候突然驚醒,
還勉強可以依照原定計畫走,但是悠閒的文青感就沒有了,真是大失誤
匆忙的吃完飯店早餐(這家飯店早餐真的很不合我胃口,雖然看起來好像還是吃很多XD),
拖著抹茶登機箱趕搭8點36的特急衝向出雲大社,但這路程沒有那麼簡單,
要抵達出雲大社最近的電車站是一畑電車大社線終點的出雲大社前站,可是因為要利用PASS免錢搭JR,
所以從松江出發後要先搭到JR出雲市站,
再從電鐵出雲市站轉乘一畑電車北松江線到一畑電車川跡站,然後再轉乘一畑電車大社線到出雲大社前站,
一整個非常的麻煩,其實要從松江站搭一畑電車也是可以,可是JR特急速度快很多,用PASS又不用額外付錢,
小氣鬼只好靠轉乘來換取金錢,可是這轉乘有個壞處就是因為沒去過所以不能確定需要多少轉乘時間,
今天可能是因為早上是驚醒的,腦袋好像不知道怎樣一直跟我打混,從JR出雲市站出來的時候搞錯時間,
還很熱烈地拍復古風出雲市站的外觀,拍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到電鐵出雲市站還要走上一小段,
月台還是要往上爬樓梯才能到的......然後就看到一個蠢蛋拖著登機箱衝刺、買車票、爬樓梯,終於氣喘吁吁上車,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實在有夠蠢的......
費盡千辛萬苦還是在時間內抵達出雲大社前站,把登機箱放在投幣置物櫃之後終於有清爽的感覺,
可以好好拍一下歐風的出雲大社前站
不過我想各位大大也發現了,今天,是陰天,It's a cloudy day!!
這樣一天塞一天不塞,搞得我心情好複雜,要就給我一個痛快不然就讓我一路開心啊,老天爺真是太淘氣了......
隨意拍了幾張之後就沿著參道往出雲大社走,話說雖然是陰天,但有點悶悶的天氣反而更熱了,
參道又是有點上坡的,走到大社的時候整個有一種需要戴氧氣罩的FU,
從車站走了大概有15分鐘才看到這個,其實參道左右2側都是商店啦,不過因為時間有點緊迫,
加上還有點早其實沒甚麼店有開門,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邊走邊逛應該還不錯,
從這個大鳥居到大社的正殿其實還要再走上15分鐘,不過這一段是下坡而且有高聳的杉樹在2旁就稍輕鬆一點,
只是邊走邊想"等一下回程的時候不就是要爬坡爬到哭哭...",一邊驚恐於不久之後的未來一邊期待見到大社本人,
這段路快接近大社建築群的時候,又出現了大國主神的雕像,而且白兔君又出現了XD
穿過長長的下坡之後,第一個看到的是出雲大社的拜殿,
既然是"拜"殿,有很多人在這裡祈福也是很正常的,不過出雲大社這裡的拜法跟一般神社不太一樣,
出雲大社是大國主神將土地讓渡給凡人之後建造的神社,所以是地位相當崇高的神社,加上歷史悠久,
一般習俗中農曆10月被日本人稱為"神無月",但是只有出雲是"神有月",
因為人們相信在這個月各地的神都會回到出雲大社來集合,所以10月只有出雲這裡有神明,
可見出雲大社的地位崇高了,而一般日本神社的拜禮是"1禮、2拍、1禮",
但在出雲大社則是遵循最古老的"2禮、4拍、1禮"的方式,是這裡的獨特的象徵之一,
那既然都來了,塞郎也遵循古法拜了一下,只是不知道這裡的神明聽不聽得懂中文就是了...
從照片上看起來,拜殿上方懸掛的注連繩已經算是很巨大了,這注連繩是用來辟邪、用稻草織成的繩子,
"當年"在高尾山爬山的時候也有看到很多樹上有綁這個,根據官網的說明,拜殿的注連繩重達1噸,
站在下面已經有不小的壓迫感,但這裡還有一個更大的、重達5噸的注連繩懸掛在拜殿右邊的神樂殿,
有沒有看到在下面的遊客是多麼渺小啊,這跟之前在奈良看東大寺的大佛一樣驚訝,
換個角度更有威壓感
這注連繩現場看真的覺得他太壯觀了,感覺懸掛他的梁柱們似乎很辛苦,
而從前傳說拿個硬幣從下往上丟,如果硬幣可以卡進注連繩裡面的話就可以帶來好的緣分,是的,又是結緣,
所以有很多遊客很認真地丟硬幣,結果硬幣太多了反而砸傷了人,所以現在都用網子包起來不讓人丟了,
不然其實我也有點想丟丟看,當然並不奢望有良緣,只要以後不要一出遊就當塞郎就好XD
回到主要建築群往內部走就可以看到出雲大社的本殿了,
不過本殿好像不是開放給遊客任意進去的,只能沿著外面繞一圈順便看後方的其他建築,
但今天好像有甚麼團體在辦某種集會,不但有神官領隊,也可以進到本殿裡面,
可是不是婚禮,總之就是個神秘的集會,但是也讓我看到這裡的神官連衣服也跟一般神社不一樣,是水藍色的,
一般常看到跟電視上演的好像都是紅色的,水藍色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而且巫女也是穿這個顏色的
繞著本殿再往更內部走還有東十九社、西十九社、寶物殿、素鵞社、文庫等等的,
就是到處都可以拜一下的感覺,所以就不斷地可以聽到拍手的聲音,感覺還蠻有趣的,
另外出雲大社這邊的建物屋頂都有好幾個叉叉形狀的造型,也是其他地方沒有看過的,
這張照片靠右邊那棟是本殿他本人,屋頂的叉叉上的洞實際上是可以讓一個大人穿過的大小,
可見這本殿本人也是相當巨大的,只是不能進去看看讓塞郎感到有點失望,
老實說在來大社之前我其實是很期待看到這麼有歷史的東西,這可是在日本神話裡就出現的東東,
而且考古學者根據挖掘出來的一些遺跡推測古時候的大社本殿下方是高達48公尺木柱,
要參拜的人需要爬上長長的坡道才到達得了,整個就是讓人很敬畏的感覺,
但實際到了現場,不知道是不是剛經歷過平成大遷宮,很多建物外觀都修復的相當新,感覺......有點怪,
那本殿是事前就知道早就沒這麼高了啦,但是不能靠近看實在是很殘念,整體逛下來莫名地有種空虛感,
似乎應該要去隔壁的古代出雲歷史博物館補一下歷史,不過塞郎的行程很多,只能帶著空虛離開這裡
接下來要往南步行大約30分鐘往今天最後一個目的地舊大社站前進,
老實說在這炎熱的天氣下,又已經到第4天的旅程,步行這麼長的距離實在是非常疲憊的,
但是舊大社站正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被廢棄的荒涼感地點,所以不管途中再怎麼荒無人跡,我還是努力地走到了,
還好,一看到這種充滿"大正浪漫"氛圍的建築,塞郎的疲憊大概自動消失了80%,
這也太復古太懷舊了吧~~這麼漂亮的車站沒有繼續使用實在很可惜,可又好險已經不用了,
不然搞不好有被改變風格的可能,真是成也廢站敗也廢站XD
大社站是明治45年開通的JR大社線的終點站,在還沒有一畑電車跟巴士之前,大社站是出雲大社的門戶,
在大社線開通前後造訪出雲大社的遊客人數激增了約5萬人,
最風光的時候跟京都、大阪、東京都有直通特急列車運行,甚至跟名古屋的熱田神宮也有直通列車,
昭和28年還有3日內載運了15萬名遊客的超高紀錄,整個就是使用率相當頻繁,
現在留下來的建築是大正13年的第二代建築,之後可能因為大社站實在離出雲大社有點遠,
加上有了一畑電車、巴士以及自用車的加入,大社線使用率日漸減少,到平成2年被廢止,
結束了他將近80年的服務,14年後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這種紅過之後沒落的滄桑故事不知為何就是讓塞郎相當感動,
好久之前在PTT日旅版看到有人介紹他的時候就決定一定要來看看,來了之後也的確沒有失望,
甚至好像比出雲大社讓塞郎更有激動的感覺,至於到底有蒼涼呢,來看一下照片吧
門口旁等候區的長條型座椅搭配格子窗戶,再加上1位戴帽子持拐杖的紳士就完美了,
從入口進去看到的是挑高的大廳,天花板上裝的是大正浪漫風的吊燈
進門後左手邊是高級等候室,其他地方就是一般等候區,中間就是售票口,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使用了,但是很淘氣地在裡面放了幾位模特兒,他們身上穿的是各時期各季節站務員的制服,
還擺著不一樣的pose,一瞬間有種這裡還持續運作,可以找他們買張車票的感覺XD
那買好車票當然就是要到月台去等車XD
全部木造的建築看起來就是一種懷舊FU,照片中間有一塊深色牆壁的地方原本是搭車的剪票口被擋起來了,
就像一些尚未自動化還要人工剪票的台灣火車站一樣,我記得我計算過總共有3個還4個剪票口,也算是不少,
除了這一側的月台,曾經載運過15萬人的車站當然還有另外的月台,
軌道當然也不只有1條,
不管軌道還是月台都已經雜草叢生,不過很有台鐵一些小站的感覺,月台上還有景點介紹,相當貼心,
這月台旁還有停放1台廢棄的火車頭,是要燒煤換動力的那種,
火車頭是可以上去近距離觀察的,不過今天碰上2個家庭帶小孩來,塞郎只能拍拍外觀了,
最後是下車的驗票口
這數量可以算是相當多了吧,完全可以證明當年這裡的運量有多大,也對比現在到底有多荒涼,
塞郎就是喜歡這種滄桑感啊~~~~
除了建築物本身,這裡也有展示一些當年使用的車票、茶壺、站務員的各種工具,
不過都是在玻璃櫃裡面,照片拍起來效果不太好,建議有興趣的大大還是自己走一趟體會那種荒涼的感覺
走完了今天的行程,來到了午餐時間,今天的午餐......還是出雲蕎麥麵,沒辦法,我在tabelog上實在挖不到寶,
今天的用餐地點就在舊大社站對面的"手打そば本家大梶",
如此強調他們家的蕎麥麵是手工製作,試一下也是很合理的,但昨天已經吃過了一般的割子蕎麥麵,
今天在這裡就點個稍微不一樣的三色割子蕎麥麵,
其實吃法就是一樣的,但是三色割子蕎麥麵已經先幫你把蔥海苔柴魚的香辛料撒在麵上了,
但3層又額外各別加了白蘿蔔泥、山藥泥跟生蛋黃3種配料,另外各層都有一小搓明太子增加風味,
果然吃起來比昨天的豐富許多,而且吃到最後一層有蘿蔔泥山藥泥跟蛋黃香,我覺得在風味上比昨天的好很多,
可是這家不是強調手打麵嗎?但反而好像昨天在神代吃的蕎麥麵比較有口感也比較香,
如果2家可以綜合應該就perfecet了,啊煮麵水當然也是有上啦,那就一樣......吃不習慣
吃完飯稍微休息一下,就準備回去當都市人了,拖著快軟掉的雙腳照表訂行程搭上12點51的特急直達出雲市站,
這趟難得幸運地搭到復古式的車廂,座位旁有高高的木頭擋住,很隱密的座位,
面對面的座位間還有折疊式的可愛小桌子,感覺適合情侶或是小家庭旅遊,
然後到電鐵出雲市站還碰上有島根貓塗裝的列車,似乎好不容易累積的運氣今天就都用掉了XD
果然,之後在JR出雲市站要搭車的時候看錯行程表,以為要搭的特急要跑了,等衝到月台發現其實還有20分鐘,
於是錯過了畫指定席的機會,PASS的價值硬生生少了600塊,但最蠢的在後面,
因為這個看錯行程表的動作,整個驚魂未定的上了表定的特急,結果心慌慌沒注意到座位跟走道間的段差,
抹茶登機箱跌了一跤、手機2顆星摔在箱子上又掉到地上玻璃貼裂了一角、右腳脛骨又去撞到箱子,
感覺小幸運真的被用完了.........
從1點半坐上車叩叩叩了3個小時到岡山換新幹線,然後咻咻的1個小時到新大阪,大概是一直坐在車上的關係,
腸胃感覺不太舒適,原定在新大阪站吃北極星蛋包飯的計畫也改成買車站便當到飯店吃,
殊不知這個改變應該是除了改行程到神戶動物王國之外最棒的一個選擇,
因為我買了將近2千塊的神戶牛便當~~~~
這家店是在新大阪站新幹線轉乘一般JR線的轉乘區商店街EKIMARCHE裡的神戸ビフテキ亭DELI,
是一間專賣神戶牛肉的店,除了現做的各種神戶牛便當之外也有賣生的神戶牛肉,
因為這EKIMARCHE算是讓新幹線轉乘的旅客不用出站就可以購物的服務,
所以好像很多主婦也會在這裡買東西回家料理,也有賣已經料理好的家常菜的店,總之就是個熱鬧的地方,
那這家神戶牛專賣店附近其實也有其他看起來很優秀的晚餐選擇,
但是因為他們櫥窗上展示的盡是一些5位數的牛排便當,這個也太吸引人了,雖然腸胃不適但實在好想吃啊,
還好他們還是有提供較平價的便當讓小氣鬼可以嘗鮮,所以我選了這個有肉片也有肉塊的便當,
點單之後會得到1個號碼牌,因為是現點現烤的可以先在附近逛逛再過來取餐,
印象中大約等了有10分鐘吧,終於可以帶著奢侈的神戶牛朝向飯店前進,
然後又叩叩叩了至少半個小時終於到天王寺站,接著是一串小爬坡的動作才抵達住宿的SH大阪.天王寺,
這時候便當早已經冷掉了,而有些擔心的打開便當後也不意外裡面的肉們已經東倒西歪,
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我吃下了第一片神戶牛肉...媽的啦!這是甚麼鬼!也太軟嫩太JUICY了吧!!
這...這...這是已經冷掉的烤牛肉片嗎!?為什麼一點腥味都沒有!?
這麼驚嚇的神戶牛,我以後吃不到該怎麼辦啊啊啊~~~!!!
就是這麼直接地想罵髒話的好吃,而且這只不過是個不到2千塊的便當喔,
我已經不好意思想像5位數的便當的肉們會有多嚇人了,回台灣後聽到同事說在日本很難踩到食物雷,
這次意外購買到的神戶牛便當應該就是最好的寫照吧,那最後就再來一張特寫結束今天的行程~~